本報記者 魏珍妮報道
5月18日,審計署發(fā)布《關于中央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審計情況》,指出2008年第四季度下達的中央投資和今年第一和第二批中央投資項目中,有些項目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不高。審計公告顯示,截至2009年3月底,審計抽查的18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335個新增投資項目,中央投資資金平均到位率為94%,其中有的項目按工程進度地方配套資金到位僅為48%。
從投資完成情況看,由于配套資金未到位、部分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等原因,有些項目不能按計劃及時開工,有的已開工項目進展緩慢,一些項目已到位資金閑置,還有個別地方虛報到位配套資金和工程進度,個別項目用新增投資償還以前年度拖欠的工程款,沒有形成新的實物工作量。
“這必然會影響到中央投資資金的使用效率,影響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發(fā)揮作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教研部教授時紅秀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2008年11月,中央為提振國內經濟,規(guī)劃出臺了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試圖秉承傳統(tǒng)的經濟增長模式,來抵消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
4萬億元財政刺激方案中,中央財政僅擔負1.2萬億元即1/4,其余約3/4由地方政府負擔。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地方軌道交通系統(tǒng)、城市輕軌、高速公路、公路修建等基建建設規(guī)劃。但是,在地方規(guī)劃出臺之初,既有部分專家曾對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表示過擔憂。
“地方政府為掙得國家的投資資金,沒有考慮自身的財政能力?!眹倚姓W院經濟教研部教授時紅秀表示。
“地方配套資金跟不上進度,一方面原因是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制約配套資金的落實。另一方面,目前的財政體制下,地方財政不似中央財政,融資渠道和手段有限。由中央代發(fā)的地方債,原本是作為地方政府配套建設資金投入的財政來源,但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時紅秀表示。為緩解地方政府直接舉債的壓力,國家從3月27日起陸續(xù)發(fā)行2000億元地方債,希望以此為地方財政籌措資金提供平臺。
然而,地方債在上市后卻頻頻受挫。4月3日,首只地方債新疆債首日上市即跌破面值。隨后發(fā)行的安徽債、河南債、四川債都成交不佳,在交易所債市接連創(chuàng)造了單日“零成交”的記錄。進入5月,情況并沒好轉,先后發(fā)行的河北債、內蒙古債即陜西債,均未能逃脫零成交的怪圈。
時紅秀認為,要解決地方配套資金的難題,關鍵還是要下決心,徹底改革財稅機制,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在當前財稅體制下,要發(fā)揮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的作用,需要鼓勵社會民間資金的跟進,發(fā)揮乘數效應。
據安徽省發(fā)改委、新疆發(fā)改委官方網站消息,國家發(fā)改委已于5月初下發(fā)通知,要求各省區(qū)自查中央投資項目配套資金落實情況,并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地方配套能力和實際配套情況來安排旨在擴大內需的中央投資后續(xù)資金。
通知還要求地方政府盡快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將地方財政投入優(yōu)先保證中央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中央第三批項目已開始審批,有媒體報道中央投資項目結構或進行調整,已轉為以供水、煤礦安全等基礎項目為主了。
相關閱讀